• <td id="ige2e"></td>
  • 會員登錄

    征文系統

    公眾號

    天津人的吃

    首頁    深學篤用天津行動    天津人的吃

    天津人的吃

    趙志明

    民間流傳一句俗語,叫“京油子,衛嘴子”。其出處已不可考,關于它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。而說起來挺有意思,多數的天津人對于這話,非但不介意,還可能會為此感到自豪呢!

    眾所周知,天津人講究吃,也特別會吃。雖然,中國餐飲的“八大菜系”里沒有“津菜”,但是,天津人卻能兼收并蓄,博采眾長,烹飪出來一道道地方特色濃郁的美食佳肴,以及各種風味小吃。其中,狗不理包子、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聞名遐邇,享有“天津三絕”的美譽。

    煎餅馃子被公認為是天津人的專利。附近省市乃至其他地方有時也能見到煎餅馃子,可在天津人看來,那都不正宗。而與此同時,隨著時代進步和經濟發展,大量外地人的涌入,帶來了其地方特色飲食,悄然改變了天津人的生活習慣。比如,由傳統的大餅夾馃箅、大餅夾卷圈到如今的“大餅夾一切”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
    竊以為,作為當年的“天子之渡”,天津見證過漕運的興盛,引領過近代工業文明。近代歷史客觀上促成了中西合璧,六百多年的風雨造就了古今交融。天津這個現代化大都市,正展示著它的開放與包容。

    天津人性情豪爽,說話風趣幽默,即便在逆境中也照樣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。物資緊缺年代,幾乎所有日用品都需憑票證供應,吃的東西更是匱乏,魚肉蛋奶成了稀罕物,就連花生瓜子平時也見不到??扇藗儗ι畹臒崆橐廊徊粶p,咬緊牙關度過了那段艱苦日子。

    曾幾何時,天津市民的飲用水質量很差,當時有句俏皮話:“天津衛一大怪,自來水腌咸菜。”后來,“引灤入津”和“引黃入津”兩項工程,不僅提高了飲用水的質量,也緩解了水源緊缺問題。2014年12月,“南水北調”中線工程告竣,長江水奔騰而來,徹底解決了城市供水的后顧之憂。

    改革開放讓天津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重新煥發了青春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綠色安全消費漸成時尚。市政府每年都要推出改善群眾生活一系列實事,“菜籃子”工作的重心也適時地從數量保障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。如今,農副產品市場貨源充足,品種豐富,價格平穩,購銷兩旺。有口福的天津人在吃飽、吃好的基礎上,又開始追求吃得健康,吃得精巧。

    那天,十二歲的小外孫問姥姥:“過春節‘初一餃子初二面’,到了夏天‘頭伏餃子二伏面’,為什么立秋和立冬還要包餃子吃呢?”言外之意,這餃子和面條他已經吃膩了。

    老伴聽了笑著說:“傻孩子,你是趕上好時候了,想吃嘛東西就能吃到嘴。今兒個點外賣,明兒個下飯館,天天跟過年一樣。當初你媽媽小時候,我和你姥爺說帶她去三毛餐廳過生日,吃蛋糕和冰淇淋。你猜怎么著,把她美得夜里做夢笑醒啦!”

    2022年11月1日 07:42
    ?瀏覽量:0
    ?收藏
    h无码精品动漫在线观看
  • <td id="ige2e"></td>